非冻结性冷伤

一、鉴别  非冻结性冷伤常有个体易发因素,故并非在相同条件下的人们都一律发病。冻疮又易复发,可能与患病后局部皮肤抵抗力降低有关。有的上战壕足、浸渍足治愈后,再遇低温时患足可有疼痛、发麻、苍白等反应,甚至可诱发闭塞性血管病。

一、西医发生冻疮后,局部表皮存在者可涂冻疮膏,每日温敷数次。有糜烂或溃疡者可用含抗菌药和皮质甾的软膏,也可用冻疮膏。战壕足、浸渍足除了局部处理。用药安全1、患过冻疮的人、特别是儿童,在寒冷季节要注意手、足、耳等的保暖,并可涂擦某些防冻疮霜剂。2、发生冻疮后,局部表皮存在者可涂冻疮膏,每日温敷数次。3、有糜烂或溃疡者可用含抗菌药和皮质甾的软膏,也可用冻疮膏。4、战壕足、浸渍足除了局部处理,宜用某些温经通络、活血化瘀的中药以改善肢体循环。5、冬季在野外劳动、执勤的人员,应有防寒、防水服装。患过冻疮的人、特别是儿童,在寒冷季节要。6、注意手、足、耳等的保暖,并可涂擦某些防冻疮霜剂。 二、中医1、中医疗法:每日可用420C温水浸泡,每次20分钟,用毛巾擦干;室温保持在150C以上,并注意局部保暖,亦可用按摩或透热疗法,一般一周可愈。如有破溃感染,局部涂敷冻伤膏。我国民间验方,如用辣椒杆可花椒煎水浸泡患部,据报导效果较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