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癜风

一、鉴别  对于早期脱色不完全,边缘模糊的损坏需与下列疾病鉴别:  1.贫血痣 自幼发病,多见于颜面,为浅色斑,刺激摩擦局部不发红,而周围皮肤发红。  2.白色糠疹 系真菌感染所致,治疗后可出现白斑,但数目不多,形小,非纯白色。  3.体糠疹 多为鳞屑性减色斑,周围无色素加深的晕轮。  4花斑癣 损害发生于后发际、前脑、后背、上肢,为淡白色圆或椭圆形斑,边界不清,表面有细鳞屑,真菌检查阳性。  5.白化病 为先天性非进行性疾病,常有家族史,周身皮肤、毛发缺乏色素,两眼虹膜透明,脉络膜色素消失而易区别。  6.麻风白斑 呈不正形,为不完全性色素减退斑。边界不清,感觉消失,有麻风其他症状。  7.二期梅毒白斑 发生于颈项,色不呈纯白,梅毒血清反应阳性。  8.其他 还应与花斑癣、盘状红斑狼疮、黏膜白斑等鉴别,参见各有关章节。

一、西医  1.药物治疗:  (1)补骨脂素(psoralen)及其衍生物:如甲氧沙林(8-甲氧补骨脂素)每天20~40mg,服后1~2h照长波紫外线或外用1%  甲氧沙林(8-MOP)溶液后照射长波紫外线(PUVA疗法)连用数月,有时有效。但要注意本药的毒副作用较大。或用制斑素注射液(补骨脂素制剂)肌注,每天1次,每次2~4ml。  (2)大剂量维生素:如维生素B族、维生素C、维生素P长期服用。也有报告用氨苯甲酸(对氨基苯甲酸,PABA)内服或注射、皮质类固醇激素口服。  (3)有用含铜的药物等治疗本病的报道。如0.5%硫酸铜溶液口服,成人10滴/次,3次/d(儿童酌减)。  (4)免疫调节剂如左旋咪唑口服,成人每2周连服3天,150mg/d,分3次服,连续5~6周左右,儿童酌减。或冻干卡介苗(BCG)肌注、口服牛胎盘等。  (5)皮肤刺激剂局部涂擦,使皮肤发炎,促使色素增生、常用者有30%补骨脂酊、氮芥酒精(盐酸氮芥5ml加95%酒精10ml),苯酚(纯石炭酸),25%~50%三氯醋酸,斑蝥酊等。此法只适用于小片皮损,涂后皮损处可出现大疱。  (6)皮质类固醇激素如1%去炎松混悬液皮损内注射。0.2%倍他米松加入40%二甲基亚砜外涂。各种皮质激素霜剂、软膏如丙酸倍氯美松软膏、卤米松霜剂、去炎松尿素软膏等局部封包治疗。  2.手术治疗:  近年来有采用全层皮肤移植白癜风皮损区,愈后行PUVA治疗,亦有采用黑素细胞自身移植术获得成功的报道。  3.脱色疗法  又称逆向疗法,适用于皮损面积大,超过体表面积一半以上者,可用3%~20%氢醌单苯甲醚(monobenzyl ether of  hydroquinone)霜外搽等。  4.针刺疗法  可用梅花针叩打局部。  5.物理疗法  对小片皮损可用长波紫外线照射,或用Bucky境界线照射。  二、中医  (1)法宜养血疏风,中和气血。方用白驳丸方加减:当归10g,鸡血藤15g,防风10g,白蒺藜30g,补骨脂10g,赤芍10g,红花10g,陈皮10g,生芪15g,川芎10g,黑豆皮15g,首乌藤15g。也可服用白蒺藜子,生捣为末,每次6g,开水冲服,每天2次。或服用白驳丸、白癜丸。  (2)复方焦性没食子酸酊:(焦油没食子酸5.0,鱼石脂10.0,甘油1.0,75%酒精84.0)或用1万/2万芥子气软膏外用。  (3)菟丝草:以新鲜菟丝草,频搽患部,一天多次,或配为25%酒精外搽,涂后照紫外线。或用中药白芷配为15%酊剂,外搽。  (4)中药密陀僧粉6g,硫黄6g,雄黄6g,雌黄1.5g,白芨9g,麝香0.9g,朱砂6g,白附子15g,冰片0.9g。共研细面,用黑醋调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