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霉菌病

一、鉴别胃肠道地霉菌病临床表现似肠胃炎,伴胃痛及腹泻,需与念珠菌性或阿米巴痢疾相鉴别。1、肠胃炎是胃黏膜和肠黏膜发炎,由食物中毒引起。症状包括:严重呕吐和腹泻,常连带有腹部痛性痉挛及绞痛、发烧、出汗。分急性肠胃炎和慢性肠胃炎两大类。急性肠胃炎是夏秋季的常见病、多发病。2、念珠菌是阴道内的一种常见的菌种,在月经期前后、停经期或生产后,当阴道酸度减少,霉菌和细菌之间正常的平衡被破坏时,念珠菌数量会急速增加而造成感染。其特征是灰白色乳酪状白带,其痒无比。最常发生在糖尿病患者、孕妇等免疫力较差的妇女,或是穿著太紧密的长裤也可能发生。3、阿米巴痢疾(amebic dysentery)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(entamoebahistolytica)寄生于结肠内引起的疾病,常称为肠阿米巴病或阿米巴结肠炎。也可从肠道扩延至其他脏器或直接蔓延至邻近组织,尤其是肝脏,成为脓肿。

一、西医药物治疗1、碘化物 碘化物对支气管、肺及皮肤地霉菌病很有效,每天用6g,常需持续用4~6个月。用法为:20g碘化钾溶解于300ml水中,即每15ml药液含碘化钾1g。此药一般可以耐受,主要副作用是胃炎,可用牛奶或橘子水冲服来预防。如果需要,可每天肌注或静脉注射碘化钾1~2g,其他副作用有皮疹、结节红斑及甲状腺功能亢进。对免疫缺陷患者,则需选用唑类药物,如伊曲康唑或酮康唑。2、制霉菌素 是一种多烯类抗生素,对念珠白地霉非常有效。用法为:肺及支气管地霉菌病,每天150万单位制霉菌素溶于聚乙二醇气雾吸入。建议在晚间用气雾吸入;胃肠道及口腔地霉菌病可口服或外用制霉菌素。3、甲紫(龙胆紫) 可每天用3个胶囊,每个胶囊含30mg甲紫(龙胆紫),其外裹以柳酸苯酯。对口腔及皮肤地霉菌病可用0.1%甲紫(龙胆紫)15%乙醇溶液,每天外涂2~3次。4、唑类药 适用于肺、胃肠道及皮肤地霉菌病。酮康唑每天用400mg,伊曲康唑每天用100~400mg,亦可与制霉菌素或碘化钾并用。5、醋酸铝溶液 对耳地霉菌病可用5%醋酸铝溶液洗涤外耳道。其后应再用制霉菌素或克霉唑。6、两性霉素B 对任何地霉菌病此药无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