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吸虫尾蚴性皮炎

一、鉴别尾蚴性皮炎需与稻田皮炎鉴别。稻田皮炎由寄生于牛、羊、鸭等动物的门静脉中的动物血吸虫尾蚴侵袭皮肤引起,多见于我国东南、东北、西南各省市。宿主排卵入水、孵出毛蚴、入锥实螺,后尾蚴逸出螺体。人接触尾蚴后便立即进入皮肤、引起皮炎。皮炎初见呈红点,逐渐扩大变为红色丘疹,皮疹一周后消退,尾蚴被消灭,病变不再发展。

一、西医1、治疗治疗原则主要是止痒、抗过敏和防止继发细菌感染。止痒药可用复方炉甘石洗剂、薄荷酚洗剂等;重者加用抗组胺药或其他镇静药。皮炎初期局部可用56~60℃热水反复泡洗15~30分钟,每日数次以杀死幼虫。1%~5%樟脑酒精、炉甘石洗剂、5%~10%煤酚皂溶液局部涂抹以止痒。瘙痒严重者服扑尔敏、噻庚啶、息斯敏等抗过敏药物。二、中医1、中医治疗皮炎>皮炎初期局部可用56~60℃热水反复泡洗15~30分钟,每日数次以杀死幼虫。1%~5%樟脑酒精、炉甘石洗剂、5%~10%煤酚皂溶液局部涂抹以止痒。瘙痒严重者服扑尔敏、噻庚啶、息斯敏等抗过敏药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