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线虫病

一、鉴别  诊断时要与皮下寄生的裂头蚴、细菌感染、盘尾丝虫病、罗阿丝虫病等有关的浅溃疡或蜂窝织炎。  裂头蚴学名为曼氏叠绦虫裂头蚴,其成虫寄生在猫、狗肠道中,虫卵随粪便排出,并在水中孵出幼虫,幼虫被健水藻吃后,便继续发育成原尾蚴,原尾蚴寄生在青蛙、蛇等野生动物体内。  罗阿罗阿丝虫简称罗阿丝虫,引起罗阿丝虫病,亦称为游走性肿块或卡拉巴丝虫性肿块。成虫寄生在人体的皮下组织,常周期性地在眼结膜下爬动。主要临床为反复发作的皮肤肿胀,称为“卡拉巴肿。

一、西医  本病尚无特效疗法。惟一可靠方法就是从体内摘出虫体。用适量冷水置于暴露在伤口外的虫体上,雌虫随即伸出生产幼虫,此时可用小棒卷出约5cm长的虫体。每天一次,约经3周即可将全虫取出。化疗药物可用灭滴灵和噻苯达唑。若整个虫体深入到皮肤内或深部脓肿内,那就要通过外科手术才能取出。  阿苯达唑15~20mg/(kg·次),2次/d,服2天或3天,或甲硝唑(metronidazole)400 mg/次,3次/d,服10~20天,可迅速缓解症状,并减轻局部炎症与水肿,促进虫体自行排出或较易摘除。  包括抗过敏、止痛、抗感染及破伤风抗毒素对症治疗。局部应用抗生素和氢化考的松(必要时加用全身性抗生素)可防止继发感染和减少局部炎症反应,也能加快成虫的排出和拉出。